大家好,欢迎来到党员感人故事,我是今天的主讲人左淑瑾。优秀的共产党员,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人物。有这么一个人,她和毛主席敬佩的国际友人白求恩一样,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56年来,她坚守在医院的一线,直至去世前夕仍旧为病人出诊看病。她就是刘琼芳,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刘琼芳的英雄事迹。
她是石家庄第一医院的知名专家,病人有难,只要在医院就可以随时找到,并没有像某些专家一样,拥有精湛的医术却和寻常百姓隔离开来,形成百姓求“名医”难的局面。这么多年来,刘琼芳那么诚挚、亲切地对待着每一位她的病患,她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感动着人们。
1932年出生在广东顺德商人家庭的刘琼芳,从小过着较为优越的生活,高中毕业后她考入广东光华医学院。对经历过日本侵华战争和内战的那一代人来说,国破山河碎的滋味体会的尤为深切。新中国建立的第二年,刘琼芳按照自己的理想,学习医学,立志成为一名能够救死扶伤的医生。1955年刘琼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只有几间平房、医疗设备简陋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她在这里一干就是56年,2011年7月9日5时30分,在与乳腺癌、甲状腺癌、肺癌顽强斗争多年后,她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而就在几个月前,这位79岁的老人还忙碌在自己的病区,为病人们服务奉献。
刘琼芳对待自己的病人给予了亲人般的关爱,她用自己所学所积累的医术、经验帮助病人解除患病的痛苦,她总是从病人的角度出发没有为病人开过一张高价处方。熟悉刘琼芳的人都知道她的行医准则,她从来没有收取过任何“红包”和“药品回扣”。作为人大代表,她用多种机会和影响力向医疗界“点刀费”、“向前看”等歪风邪气作斗争。她强调,医疗的公益性,救死扶伤是医生最本质的道德存在。
刘琼芳是简朴和清贫的,缝了又逢的衣服总是被她洗的干干净净,穿着并没有觉得不妥。她一直保持着极其简朴的生活。在文革时期,因为她的家庭出身和家族海外关系成为典型的批斗对象,但是她没被打垮,每天仍是埋头苦干,用真诚的劳动感染身边的人。她忘不了51岁那年光荣入党时举起右手面对党旗的誓言,她用56年的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刘琼芳有一颗充满爱的心,她的心里装满了病人。病患们的痛苦她总是感同身受,面对病患每一种新的病况,她总是认真翻阅医学名著,寻找最佳治疗方案。刘琼芳是一个实事求是、谦虚、毫不保守的人,在遇到她治不了的病,一次又一次的带着病人到别的医院拜访专家。在刘琼芳的面前,所有的病患都是平等的,本质上都是病人没有任何区别。刘琼芳没有用自己的关系为下岗的子女谋求私利,在多次领导慰问的场合里,领导表示要解决她的困难时,她总是说:“我现在还不错,没有什么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没什么办法能帮助更多的病人。”
刘琼芳的敬业精神让人闻之肃然起敬,从1960年到2009年,她在4个大纸箱才能装得下的日记本上、学生用过的作业本背面,用钢笔一笔一划地记载着8000多个病人的患病情况、诊断结果、治疗方案、文献出处......总字数多达1000万字。而56年来,刘琼芳诊治病人达11.4万人次,抢救危重病人1.5万多人。她39岁那年就患有高血压、冠心病,42岁患乳腺癌,19年后又患甲状腺癌,2009年8月又被诊断肝癌晚期,直到生命的最后关头,她也从来没认为自己是个病人。
而她在走后,还在造福病患——今年7月22日石家庄行唐县腿部受伤的农民工盛合印在“刘琼芳基金”的救助下,在石家庄第一医院得到精心治疗。盛合印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腿伤能够和已经去世的刘琼芳联系起来,正是因为“刘琼芳基金”的作用下,盛合印受到医院免除治疗费、手术费、住院费总计65754.93元之多。
在这里,我们不禁想问:人生的价值是什么?而医生刘琼芳的事迹为我们填写了一个选项:兢兢业业的工作,恪守职业的道德,真诚地帮助他人。这三点,需要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来坚守。
这就是优秀党员刘琼芳的故事,感谢聆听,我们下期再会。
文字来源:央视网
编辑:暴雯卉、邓青青